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墙为复墙形式 系汉唐时期都城遗址考古首次确认实例******
中新社邯郸1月18日电 (李海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18日透露,经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北部勘探与发掘,确认其宫城墙为复墙形式,这是汉唐时期都城遗址中经考古发掘首次确认的实例。
资料图为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发掘出土遗物。 中新社发 邺城考古队供图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部,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资料图为东魏、北齐邺城宫城东北角平面图。 中新社发 邺城考古队供图据介绍,邺城考古队自1983年起在邺城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工作,2022年度田野工作围绕探索东魏、北齐宫城区和核桃园北齐佛寺平面布局展开,主要开展了宫城区北部勘探与发掘、核桃园北齐佛寺勘探与发掘两项。
图为2022年10月25日,东魏、北齐邺城宫城东北角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邺城考古队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丽华称,2022年度工作重点最初集中于宫城东北角,后扩展至宫城西北角。经发掘确认,宫城东北角由两道宫墙组成,中间形成夹道。内侧宫城墙宽约1.8米—2.3米,墙体内侧包砖,外侧涂抹带红彩的白色墙皮。外侧宫城墙宽约2.45米—2.5米,由南北两段组成,南段与内侧墙体结构相似,北段未见包砖,内外均涂抹白色墙皮。宫城西北角破坏略为严重,但第二道宫墙也得以确认。
沈丽华表示,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墙采用复墙形式,是汉唐时期都城遗址中经考古发掘首次确认的重要实例,对于探索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也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展示与利用提供了重要考古基础。(完)
数字之力擦亮浙江****** 【乌镇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习 “乌镇时间”再次开启,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特色活动“数字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展示活动”精彩亮相。活动中,“数字共富”“数智生活”“数字场景”三条展示线路勾勒出浙江农业、农民、企业的致富路,经济、制造、建造领域的大发展,以及民生、社区、生态、交通等的新成就。 在数字农业展区,一台农业机器人演示着如何高效快捷地为生猪注射疫苗,桐乡“兴羊富民”应用上显示出“数字牧场”的实时管理情况。“我们这个展厅集合了一块‘健康肉’和一只‘共富羊’。”数字农业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 在浙江桐乡华腾石湾未来猪场,基于5G通信技术和智能传感、饲养管理、巡检机器人等系统搭建的平台可以对栋舍内的生猪进行精准、高效管理。这些生产“健康肉”的生猪都会佩戴生物电子耳标,以实时监控体温、重量、运动量等数据。据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介绍,数字化和智能化养殖让华腾石湾未来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产量由18.5头提高到了26.5头,增效达43.2%。 “我们以1500元/亩的价格对附近300余亩农业用地进行流转,以人均5万元/年吸纳周边失地农民,实现65人再就业。”浙江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IO姚雪飞说,“同时在牧场边构建猪舍里庄园,形成了‘观光+研学+体验+华腾猪肉产品+有机果蔬’的模式,合计平均每户增收10余万元,带动周边共同致富。” 共同富裕建设不仅仅是生活富裕,更是精神富足。在智慧文旅展区,观众排队体验VR眼镜带来的“穿越”:在虚拟空间中参观桐乡市乡村文化礼堂的老照片展。 “现在桐乡市176个行政村的文化礼堂都可以在‘浙里办’的‘乡约礼堂·精神共富’平台中查询、预约、参观。”桐乡市委宣传部数字文化专班负责人张潘丽边操作边介绍说,“平台上还可以根据人数和场馆大小进行入驻申请,现在已经有29支团队、280多名创客入驻。” 90后姑娘夏晓梅是非遗历本袋的创作者,她说:“改良后的虎型历本袋更符合当下的使用习惯和审美,变成3D数字藏品后,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现在,夏晓梅在桐乡市崇福镇五丰村文化礼堂创立了“晓梅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在嘉兴学院任教的外籍教师Kseniia专程来到桐乡市开发区(高桥街道)骑力村文化礼堂,通过VR技术与数字藏品布老虎“合影”。她说:“数字化的乡约礼堂让传统文化更有趣,文化体验也真实丰富。”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10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