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到2099年或有逾40%陆地动物经历极端高温事件******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显示,未来极端气温危及陆地动物,按照当前对未来全球气温估计的最大值,到2099年可能将有超过40%的陆地脊椎动物经历极端高温事件,而长期暴露在高温中可能会对全球许多物种的未来构成威胁。
该论文指出,极端热事件是指气温大幅超出历史阈值的时期。现在的极端热事件发生频率比历史记载的更高,而且程度也因人类活动而加剧。极端高温的反复出现会伤害野生动物,与心理应激增加、繁殖输出减少、种群数量下降有关。这说明,持续的气温飙升会对今后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巨大威胁。之前评估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未能分析日常热应激的短期动力学,亦未能衡量气温变率而非高温本身所带来的伤害。
论文通讯作者、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戈帕尔·穆拉里(Gopal Murali)和合作者一起,利用对1950-2099年极端热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的预测,模拟了在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约33600种陆地脊椎动物对极端热事件的暴露情况。他们预计,在高排放情景下(升温预计达4.4°C),41%的物种在它们分布的至少一半陆地区域内会经历极端热事件。这一比例在中高排放(升温接近3.6°C)和低排放(升温控制在1.8°C以内)情景下分别为28.8%和6.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面临的风险可能最高,预计将有55.5%的两栖动物和51.0%的爬行动物,会在高排放情景下经历极端热事件,相比之下,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5.8%和31.1%。
论文作者总结强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大幅减少极端高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完)
得了新冠 肺都快咳出来了该怎么办?******
受访专家:张桂凡 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咳嗽是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咳嗽的处理需要看具体情况:
1、偶尔的轻微咳嗽,可以不做特殊处理,不用吃药。
2、咳嗽明显,影响工作或睡眠,在干咳、没有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右美沙芬或福尔可定等药物来止咳。
3、咳嗽的同时痰很多、很黏,那么要优先使用化痰药来祛痰,比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如果用了药之后,咳嗽没有好转,甚至还越来越重了,尤其是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能在家自己吃药了,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策划/制作:张梦凡、蔡琳、党敏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